渤海商品交易所——橡胶谷天然橡胶现货交易中心(BRURV)(以下简称“天胶橡胶谷”)7月8日上午一鸣锣上市,泰华塑胶中国区总经理吴泽栋就“杀”入市场。这个市场的交易标的物是20号标准胶,正是泰华塑胶的主导产品。作为上游供货商,他入市主要是售出自己的天然橡胶产品。
但7月8日开盘当天,低开的价格让吴泽栋无法抵制投机牟利的诱惑。“开盘价最低至2130美元/吨,与市场价2250美元/吨相差约100美元,明明是在送钱,怎好意思不要。”吴泽栋称。当日,吴泽栋投入资金60多万元,交割净赚了10多万元。
为之疯狂的不止吴泽栋一个,7月8日,橡胶行业供应商、中间贸易商、下游轮胎企业以及投资客,均疯狂地在盘中交易。不算晚盘的交易量,截至8日下午4点收盘,该交易中心成交16.76万吨,成交均价13405元/吨,订货量3万余吨,总成交金额约为22.5亿元。参与渤海橡胶盘操作的人都大呼没想到。
随后的两周内,天然橡胶(橡胶谷)的价格从开盘首日收盘价13580元/吨,到7月19日日盘价格最高达到了14515元/吨的新高,后震荡运行收盘于14255元/吨,期间每吨涨幅近1000元。两周以来,市场开始有涨有跌,天然橡胶现货持续了半年多的单边下跌行情有所缓和。
疯狂的交易
据青岛橡胶谷供应链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天胶橡胶谷市场总监任重给经济观察报提供的分析,两周时间内,参与该平台操作的交易商,主要包括:投资客户,包括个人和机构投资者;行业上游天然橡胶供货商;行业中游贸易商;行业下游轮胎企业。这些人可以分成两个大圈子,一个是投资圈,一个是实体流通圈。已经全部参与进来。据其分析,一半以上的交易是由实体流通企业完成的。
渤海商品交易所副总经理郑宇表示,天胶橡胶谷的交易标的物是进口20号标准胶,这是轮胎厂用量最大的胶种,区别于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标的物国内全乳胶和进口烟片胶。天然橡胶(橡胶谷)的上市给国内的贸易商和轮胎厂提供了一个20号标胶的稳定交易和套期保值的平台。
7月8日,天然橡胶(橡胶谷)盘面的K线图中有一条很长的下影线,下面有一根线打得很低,最后又拉上来。吴泽栋说,那根下影线估计就是我们这些上下游企业干的。在每吨13200元、合2140美元多时,吴泽栋开始出手做多。而7月18日的盘面,最高点位已经达到了每吨14250元的新高,收盘于14145元/吨。“现在都14200多了,涨了1000多元。如果当天不卖,那现在疯掉了,目前就会有40多万的利润了。”吴泽栋说。
“确实没想到8号当天就有那么活跃的交易,当时只做了一个短线,资金到位的也不是很多。仅仅做了400吨。”吴泽栋说。泰华塑胶投入盘中保证金是500万元。
但他并不后悔。“因为大家进场的目的不一样。“我们是以卖货为目的的。在每吨2280美元合适还是2300美元合适,到了点位我们就会卖掉了。这几天盘面价格涨上来了,好像我们少赚了,但我们的目的就是把天然橡胶产品卖掉,因为谁也不知道明天怎么走。我们也不想把好好现货盘做成投机盘。如果喜欢投机,大可以去上海期交所做期货。”
20号标准胶在渤商所上市后,轮胎企业也参与其中。7月8日,一家不愿具名的青岛民营轮胎厂负责人对本报表示,7月8日他们就参与交易了,开盘当天他们也同样疯狂。上述负责人表示,他们作为下游轮胎企业,主要是在盘中买货,7月8日当天他们接货就接了200吨。前7个交易日,该企业在盘中一共买了600吨20号天然橡胶。
这家轮胎厂每年需要20号标准胶几十万吨。在行业中属于中型轮胎企业。按照传统交易,他们要根据需求,给客户逐一打电话询价,在客户群中比价,了解信息之后,再去谈判,价格不是很透明。在渤海橡胶盘交易平台上,价格信息就很透明,平台也比较创新,是对传统贸易的补充。
其表示,“目前这种平台是个趋势,对于买家而言比较省心,交易平台可以规避质量和合同执行风险。还在摸索,传统模式也还用着。”
吴泽栋说,目前贸易商操作会灵活很多,可以多种盘面同时操作。但上下游的供货商和轮胎厂一般不会碰上海期货盘。渤海盘则会参与,企业要交保证金,不用担心信用问题。
中游贸易商王琳(化名)这两周来就很开心。她游走于上海橡胶期货、天胶橡胶谷现货、以及橡胶海外的两个市场东京盘、新加坡盘四大盘面之间。对其而言,天胶橡胶谷上市,让她更多了一个寻找差价和寻找盈利空间的平台。很多橡胶现货都在青岛交割。新加坡的仓库也在青岛保税区。目前全球三分之一的橡胶在中国使用,而青岛的需求量占中国橡胶总量60%~70%。青岛正在逐渐成为天然橡胶集散地。
7月8日渤海橡胶盘上市到7月17日,不到半月时间,王琳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已经盈利了10多万元,盈利在10%~15%。王琳表示,“我们是做套利的,渤海橡胶盘这段时间套利空间很大,因为经常出现价差,所以机会就很多。”7月8日,王琳在盘面价格合每吨2153美元时交易了400吨,并平仓了一部分。当时实际现货价在2250美元/吨左右。当天买的橡胶,第二天就涨了。
王琳说,作为贸易商,既可以买也可以卖,基本是几个盘同时操作。她做橡胶贸易时间长达9年,已经能够掌握橡胶行业价格规律。她现在每天都会做交易,一般每天交易额为300万元左右。“渤海橡胶盘这几天交易很疯狂。”王琳表示,“这令我们感到惊讶。对于一个新兴市场而言,刚开始交易量就这么大,首日就达到18万吨(算上晚盘交易量,真的没想到。交易量大,有买有卖,我们就愿意参与。”
橡胶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焱对经济观察报表示,青岛橡胶谷聚合了全球橡胶产业上下游资源,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环节,合作伙伴包括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企业泰国诗董,交易平台渤海商品交易所、还有中国橡胶工业协会、青岛科技大学、青岛软控、赛轮股份[-2.22% 资金 研报]、朗盛、金融企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