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溶胀性表现为两种:
(1)无限溶胀:线型聚合物溶于良性溶剂中,能无 限制吸收溶剂,直到溶解成均相溶液为止。所以溶解也可看成是聚合物无限溶胀的结果。例如天然橡胶在汽油中溶胀。
(2)对于交联聚合物以及在不良溶剂中的线性聚合物来讲,溶胀只能进行到一定程度为止,以后无论与溶剂接触多久,吸入溶剂的量不再增加,而达到平衡,体系始终保持两相状态。例如丁晴橡胶(是一种合成橡胶)能在液化二甲醚有机溶液中的溶胀。
丁晴橡胶在液化二甲醚有机溶液中的溶胀机理大致可以理解为:打开钢瓶的阀门时,瓶内的液化二甲醚与阀门内的丁晴橡胶密封圈接触,丁晴橡胶会发生溶胀;当关闭钢瓶阀门后,阀门内部逐渐“干燥”,丁晴橡胶溶胀性逐渐衰退,橡胶的体积会有所收缩,随着阀门打开次数的增多和液化石油气中掺混二甲醚含量的加大,丁晴橡经过多次“溶胀—收缩”的应力循环,橡胶应力下降,老化加快,最终橡胶弹性失效而密封性能降低,从而导致阀门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