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产品 专心的服务 - 25年风雨历程
化工新材料创新主攻核心技术
> [2016-12-22]

“化工新材料是化工行业调转升级的重要方向,当前我国化工新材料的发展必须看到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通过不断创新攻克技术壁垒、突破技术瓶颈,不断壮大产业化规模,促进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现阶段尤其要杜绝跟风炒作。”12月15~16日,在江苏无锡举行的2016(第八届)国际化工新材料大会上,与会代表达成这样的共识。

  “化工新材料一直是我们行业发展最大的短板,我国目前化工新材料市场的综合自给率仅约60%,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究其原因,在于产业发展面临着三大瓶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说,一是高端产品稳定供应难以实现,造成自给率低;二是核心技术久攻不下,产业发展没有稳固的依托;三是关键原料被国外的少数公司垄断,只能依赖进口。

  “十三五”时期如何打破化工新材料产业所面临的窘境?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咨询CEO黄音国告诉中国化工报记者,主要还是需要加大对科研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围绕高端芯片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配套的新材料和化学品,加强产业链以及企业间的合作,建立大规模的产业基地,努力提高产品自给率。

  大连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长蹇锡高也强调,“打破垄断和封锁,只能靠技术创新”。他谈到,高性能工程塑料是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国防军工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但我国长期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垄断和封锁,这些关键新材料要开发出来并规模化生产,就必须集成国家的力量、全产业的力量,开展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集中攻关。

  创新的重点和方向在哪里?傅向升认为,一是以化工新材料基础产品的产业化为重点,实现工程塑料、特种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等重要产品的连续稳定生产;二是以产品的高端化和系列化为重点,加大氟硅材料、电子化学品、高性能膜材料等下游产品链和终端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力度;三是高度关注化工新材料领域无机陶瓷膜、石墨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新的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补上化工新材料及功能材料的短板。

  与此同时,专家一致提醒:“要杜绝跟风和炒作石墨烯等热门化工新材料品种,热炒只会误导产业发展。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产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需要信心,更需要耐心。”此外,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相应的标准制修订工作也必须跟上。

  另据悉,为应对我国在进口化工新材料方面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工信部和中国石化联合会正在研究编制《化工新材料进口替代专项工程实施方案》,为我国现阶段化工新材料行业的发展提供指引。

FOLLOW US 关于我们

    莱州市启源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公司成立于1992年,历经23年的发展,现已发展为年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规模企业。企业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现有工程师及技术人员20多人,检测设备10余台套,国内先进的胶管生产设备流水线12台套,平板硫化设备20套。

CONTACT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535-2202188
东北地区: 15589560798
西北地区: 18660548399
在线QQ号: 2508659007
东南地区: 13361382126
西南地区: 13054507255
微信号: QiYuanSuJiao
莱州市启源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Copyright 1992-2016
鲁ICP备09065322号-2 技术支持:风云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