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复合橡胶国家推荐性标准《复合橡胶通用技术规范》,该标准拟于7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复合橡胶中生胶含量不超过88%,使复合橡胶不再是传统的橡胶材料,而是一种新的“复合材料”。由于该指标的设计缺乏科学依据,在技术上难以实现,一旦正式实施,就意味着国家将关闭复合橡胶进口的大门,不仅会大大提高橡胶行业的生产成本,还会引发国际贸易纠纷。
进一步讲,新标准技术上难以实现。天然橡胶含量在95%以上的复合橡胶,橡胶制品企业在使用时,无需过多调整配方和工艺,就可以满足轮胎各部件生产要求,保证产品质量。但该标准中“复合橡胶中生胶含量不应大于88%(质量分数)”的规定,使复合橡胶变成了一种新的“复合材料”,其通用性大为下降。轮胎各部件的胶料配方、工艺控制等必须要重新做大量试验和调整,用调整后的配方和工艺制造出的轮胎还要经过各种成品检测试验。另外,还要经过汽车厂商的相关认证和审核,这一过程至少需要2~3年的调整期。
复合橡胶新标准对国外橡胶供应商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如目前泰国有80万吨的复合橡胶产能,但没有一家橡胶加工厂能生产生胶含量88%的复合橡胶。如果中国实施新国标,则国外橡胶加工厂此前在复合橡胶生产方面的投入将基本付诸流水。这将给国际橡胶原料供应体系带来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