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有钱任性,力挺胶价到底
为了摆脱产胶旺季胶价弱势的规律,泰国可谓使出浑身解数。据了解,自去年年末开始,该国橡胶种植园组织(REO)便持续收购生胶片和烟片胶,估算截至目前大约收了6万吨,货源供应趋紧促使二者价格一路攀升。不过,尽管如此,泰国胶农似乎还不满意当前价格。当局无奈只能再度承诺会在一个月内提振原料价格至80泰铢/公斤,目前距离这个目标仍有近20泰铢/公斤。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泰国国家和平秩序委员会和政府打算下达指示,令储蓄银行和泰京银行向从胶农处购买橡胶的企业提供250亿泰铢软贷款,希望通过信贷倾斜来实现提振胶价的效果。
作为产胶国,泰国当局积极在供应端上向特定胶种施展单方面的“定价权优势”。所谓的特定胶种主要指可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东京工业品交易所用于交割的烟片胶。由于目前中国云南和海南主产区处在停割期,全乳胶供应有限,价格坚挺,那么如果能令烟片胶供应短缺,无疑可使得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东京工业品交易所用于交割的标的物变得稀缺,从而刺激期货胶价走强。此外,再过半个月,东南亚将迎来低产季,届时胶水供应会下降,货源趋紧的题材有望成为支撑胶价维持强势格局的基础。
下游需求低迷掣肘,现货胶价萎靡
虽说泰国当局能对特定胶种实施持续收购,起到拉抬期胶的效果,但是无法“号令”需求国家接受其高价胶,也不能令其他胶种联袂上涨。可以看到,受制于需求低迷,胶水和杯胶依然处于低位。截至昨日,泰国合艾市场胶水报38泰铢/公斤,杯胶报37.5泰铢/公斤。
目前来看,在泰国持续收购原料胶和东南亚即将迎来低产期的背景下,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作为期市交割标的物的全乳胶和烟片胶仍将保持坚挺,不过缺乏进一步走强的动力,其余胶种则会在下游需求疲软压制下维持弱势姿态。全乳胶与复合胶价差以及烟片胶与杯胶价差持续扩大只会削弱期货胶的“使用属性”,进而成为游离于实体企业外的“孤岛”,缺失“价格指引”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