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两极分化明显
截至上周五,泰国市场上,白片USS上涨至58.3泰铢/公斤,3号烟胶片上涨至62.9泰铢/公斤,而乳胶跌破40泰铢/公斤,杯胶报至37.5泰铢/公斤。白片及烟片与乳胶之间的价差已超过15泰铢/公斤。
乳胶是白片的主要原料,在过去几年中,二者价差基本保持在稳定的区间内,白片与乳胶价差超过15泰铢/公斤仅在2011年上半年出现过。这次价差扩大主要源于2014年年底,泰国胶农多次向政府抗议胶价过低,随后泰国当局承诺将抬升胶价。因而,一方面东南亚主产国正处开割旺季,乳胶、杯胶价格下行,而另一方面白片、烟片受到泰国政府支撑而价格坚挺。可以预计,至少在农历新年到来前,白片与乳胶的价差难以收窄。
国内市场上,烟片上周企稳于1700美元/吨,标胶也由周初的1430美元/吨回升至1460美元/吨。随着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行,丁二烯价格下跌明显,华东地区中石化[微博]出厂价已跌至6400元/吨。合成胶丁苯1502齐鲁化工城及上海地区已跌至9000元/吨。由于原料下降速度高于成品,二者价差扩大,如果下游需求不足,那么合成胶后市仍有下行空间。由此可见,除了受到泰国政府支撑的白片和烟片,其他原料价格以及合成胶现货价格均处于寻底过程中。
贸易商进口偏谨慎
截至1月16日,青岛保税区复合胶库存较去年12月底增加近30%,带动总库存增加8.7%,至14.24万吨。今年年初发布的公告显示,复合胶国标将于2015年7月实施,晚于市场预期的年初执行,因而复合胶的进口逐渐恢复,预计后续进口将持续增加,从而带动保税区库存回升。不过,据了解,由于年前走货不畅,贸易商进口偏谨慎,因而笔者认为,即便复合胶库存在近半个月内增幅明显,也主要源于基数效应。
下游并无太大亮点
综上所述,天然橡胶价格受东南亚主产国生产旺季、合成胶价格拖累以及国内下游轮胎厂即将停工的影响,熊市未尽。不过,落脚到沪胶,操作上难以简单依据以上基本面来进行。由于上期所交割品为国产全乳胶和进口烟胶片,当前国内产区处于停割期,短期内仓单数有限,且烟胶片受到泰国政府支撑,目前无期现套利机会,再考虑到国储收储带来的交割品数量减少,沪胶反而存在上行可能。由此可见,现货市场仅需考虑基本面,期货市场还需考虑交割品、仓单以及国储等特殊因素。在多空因素影响作用下,相较于现货市场,沪胶在春节前将保持相对坚挺,总体运行在自身的平衡系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