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成果产业转化 工业版权体系初步成型
原来,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东区)就设在橡胶谷中。据封红雨介绍,由于橡胶谷是一个以行业协会、政府、大学、科研机构、知名化工橡胶企业以及相关服务中介机构为支撑的高端产业聚集区。而且园区内已经入驻了200多家企业,其中科研机构44家,拥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这些科研机构不仅聚集了一大批行业领域内顶尖的专业技术人才,而且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版权和科研成果可进行产业转化,尤其是用于系统控制的软件著作权、工业设备及产品的工业设计版权等。
封红雨特别提到了工业版权这个概念。他说,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中心通过研读文献、参考国内外先进的具体做法,在充分结合中国当前市场环境的前提下,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工业版权理论体系,并对相关的各组成行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科学的统计与分析,从而发现了工业版权领域远大的发展前景。到目前为止,中心以软件、数据库、设计类、3D打印等为基础组成部分的工业版权体系已经初步建成。
据封红雨介绍,在去年7月还成立了山东省工业版权研究中心,主要是对专业化工业版权行业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加工,通过中心信息资源发布系统的对外发布,为山东省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稳定的信息资源,为工业版权理论的研究提供实践探索指导,为行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权威、全面的分析报告。目前公司拥有和建设了国家和山东化工橡胶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国家食品酒业知识产权信息中心、轨道交通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库等。其中,轮胎花纹外观设计数据库实现了花纹图片自动匹配查询,为企业技术开发与维权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化工橡胶专利数据库包括多国的化工橡胶数据资源,是国内最权威、最完善的化工专业数据库,具有较高的市场效益。
破解评估鉴定困境 建立调解仲裁中心
为了破解评估鉴定难的问题,交易中心对版权资产的内涵与特征、影响版权资产价值的因素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并完善了版权价值评估指标体系,以及工业版权价值评估方法。他们以工业版权价值评估体系为工具,为行政、司法机构提供了公正的价值鉴定报告。封红雨告诉记者,自2012年6月以来,共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600万元,在一定程度上为青岛市科技型企业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拓展工业版权事业,经过中心长时间以来有针对性的论证与尝试,在青岛市仲裁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中心建成了第一家化工橡胶行业调解仲裁中心,为行业版权纠纷的解决寻求到公平、快捷的非诉解决机制。同时,中心还会定期组织省内外金融机构、中介机构、行业组织、企业工作人员参加工业版权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为产业中的综合科研、生产、市场等多个环节,提供权威的行业咨询,建成业内有影响力的,集科研、培训、咨询于一体的综合机构,推动整个工业版权事业的快速发展。
打造国际交流平台 承接版权交易盛会
据封红雨介绍,为了更好地推动国内外版权行业的交流与合作。2013年11月,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第一届青岛·东北亚版权创意精品展示交流会中,由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中心负责招展建设的工业创意展区,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版权属性的企业,成为整个展会的焦点。其中,西门子、雅马哈、罗克韦尔、甲骨文、海尔、海信等一批在工业版权领域有着卓越成就的企业参展,展示了一批具有实用性强、设计精良的工业版权属性作品,这对于提高国内工业版权发展水平起到了积极意义。
在展会期间,中心还主办了多个专业性主题论坛,向与会者介绍了中心在工业版权领域的研究成果与长期构想。同时,与青岛市融资担保协会会长及单位青岛华商汇通融资担保公司签订了授信额为4亿元的融资担保协议,为进一步服务青岛市版权融资事业奠定了基础。